银触点的市场需求分析
2020-06-20 11:29:00 来源:本站 浏览:4376
家电业务有所恢复,新的增长点正在形成:占比较大的家电继电器从2015年下半年显著下降,预计1季度同比仍有下降;但同时,电力、汽车、
工控等专用领域的业务保持较快发展,新能源汽车用高压直流、低压电器等新门类业务崛起,形成了新的增长点;目前几个季度,可能就是公
司业绩拐点。公司不仅是继电器企业,更大的业务集群正在构建:公司低压电器、高压直流等新业务快速崛起;同时,传感器、真空开关、机器人
、工业连接器、速动开关等战略业务已开始产业化探索;管理上,公司已经组建六大事业部体系。无论产品、管理还是储备上,公司都已不只是一
个继电器企业。全球化优势将逐步体现,外延布局有望加快:公司长期与国际大企业合作,海外业务已实现本地化,公司的全球化优势将逐步体现
。通过自身储备和探索后,公司进行整合的内部条件更成熟,
预计公司外延有望有所加快。维持“强烈推荐-A”投资评级,业绩超预期,经营态势优秀1.1 季报要点与分析利润表概述:报告期内,公司实现收入11.38亿元,同比增长11.24%,净利润1.34亿元,同比增长17.19%,扣非利润1.32亿元,同比增长24.87%,公司收入与盈利情况均超市场预期。1季度公司综合毛利率提高5.3个百分点,达到40.81%。一方面,公司大量的自动化改造投入后,劳务与生产效率释放,特别是汽车等业务板块;另一方面,公司毛利率更高的新业务,例如新能源汽车用高压直流业务快速增长,使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费用率分析:公司费用率快速提升,报告期内,管理费用率、销售费用率分别提升2.2、1.4个百分点,达到14.2%、5.4%;主要系公司加强新业务与新产品的的资源倾斜,在新业务培育、推广上保持较大投入。其余异常量:报告期内,公司财务费用大幅下降主要系汇兑损益贡献;营业外收入也下降比较明显,主要系去年同期有较大额度的政府补助。报告期,公司所得税增长接近1倍,为公司利润增长以及税费缴纳政策所致。1.2 负债表与现金流分析负债率相关:报告期内,公司负债率30%,较上期有所提高;但带息负债规模大幅增长至8亿元左右,其中短贷达到7.77亿元,较年初5.87亿元、上年同期2.25亿元的规模增幅大,主要系公司部分子公司扩产与周转借款所致。公司现有货币资本与理财的流动资产合计约9亿元,2016年下半年募投的达产可能还需要一定资本投入,但现有资金应该足以维系当前业务板块的周转需要。不过,如果公司出现新的、重大的、且可以开始产业化的业务板块,可能还需要新的资本投入。固定资产变化:报告期内,公司固定资产净额为12.85亿元,较年初略有增长,在建工程4.91亿元,较年初4.22亿元有所增长,主要系募投基地与低压电器基地建设投入影响,预计其中绝大部分将在未来2个季度之内投产并完成转固。其余项:公司报告期内,应收款规模略有增长,应收票据规模略下降,赊销比例同比下降1.3个百分点;出售商品回收现金与收入指数82%,同比提高0.5个百分点。但经营性现金净额下降,主要系公司采购支出增长较多。1.3 经营趋势优秀报告期内,公司在新业务推广上的销售费用开支保持快速增长,销售费用增长52%,管理费用增长32%,研发等长期开支持续增加。公司员工人均薪酬支出仍在增长;自动化改造后,公司员工规模下降,2016年减员近2000人,人均产值、人均薪酬增长较快,预计2016年人均产值还会有提升。公司经营支出仍在增长,根据经验指数修正后的经营性购买开支增长超购40%,综合各经营指标,我们判断公司经营趋势优秀,未来将逐步恢复到较快增长。二、新的增长点正在形成,目前正是拐点期2.1 业务构成分析公司业务结构,可以大致分为四类业务:1)以传统家电下游为主的通用业务,2)以电力、汽车、工控、信号等业务为代表的专用业务,3)低压电器、高压直流为代表的新门类业务,4)传感器、机器人、连接器为代表的储备业务体系。2.2 家电业务调整仍在拉低公司表现,未来影响会降低家电业务拉低表现:2015下半年,家电行业需求下降,叠加元器件去库存,对公司影响较大。2015年上半年,公司通用业务业务略微下降1.4%,考虑到计入通用的工控业务增长,实际家电业务上半年下降可能在5-7%左右,而下半年该业务下降可能达到16-20%,大幅拉低了公司2015年业绩表现。影响会降低:2016年,公司家电继电器业务环比有所好转,但估计同比仍然有下降。伴随房地产行业去库存以及家电龙头企业去库存的结束,公司家电业务有望逐步恢复。由于家电业务在公司收入中占比已下降到40%以下,未来家电业务的波动对公司影响会逐步降低。2.3 专用业务的挖掘仍能推动一个较长时期的发展早期就是通用为主:公司早期的发展,主要是国内外通用产品的成功,通过成本控制与品质管理,公司一度占据通用业务全球份额达到50%左右(出口份额较多)。过去一个时期主要是专用领域挖掘带来的增长:通过通用产品的积累,公司在第二个阶段,加大培育细分领域的专用产品。由于细分领域产品融合和行业特殊和大客户需求,粘性更大,盈利能力也更强公司继电器领域继续推动细分应用挖掘的增长方式,电力、汽车、工控、信号等细分领域业务都在细分领域建立了影响力。专用领域的“小巨人”发展还会持续较长时期:目前,电力、汽车、工控、信号等领域合计的收入占比,已经达到50%左右。其中,电力、汽车都已经成为公司新的业务支柱,业务贡献不断加大。规模稍小一些的工控业务,经过较长时期的产品开发与系列化,也开始快速发展;军工、信号业务也在稳步发展。其余如信号、安全等产品,细分领域壁垒都比较高,目前仍然是外资主导的市场格局,公司这些规模较小的专用业务,空间仍比较大。综合专用子板块的业务体量及公司布局来看,现有专用业务的发展,还能推动公司较长一个时期的增长。早期就是通用为主:公司早期的发展,主要是国内外通用产品的成功,通过成本控制与品质管理,公司一度占据通用业务全球份额达到50%左右(出口份额较多)。过去一个时期主要是专用领域挖掘带来的增长:通过通用产品的积累,公司在第二个阶段,加大培育细分领域的专用产品。由于细分领域产品融合和行业特殊和大客户需求,粘性更大,盈利能力也更强公司继电器领域继续推动细分应用挖掘的增长方式,电力、汽车、工控、信号等细分领域业务都在细分领域建立了影响力。专用领域的“小巨人”发展还会持续较长时期:目前,电力、汽车、工控、信号等领域合计的收入占比,已经达到50%左右。其中,电力、汽车都已经成为公司新的业务支柱,业务贡献不断加大。规模稍小一些的工控业务,经过较长时期的产品开发与系列化,也开始快速发展;军工、信号业务也在稳步发展。其余如信号、安全等产品,细分领域壁垒都比较高,目前仍然是外资主导的市场格局,公司这些规模较小的专用业务,空间仍比较大。综合专用子板块的业务体量及公司布局来看,现有专用业务的发展,还能推动公司较长一个时期的增长。2.4 新门类业务获得突破公司较早开始储备低压电器、高压直流、自动化装备等业务:低压电器不属于继电器,而高压直流产品属性上更接近低压电器,另外加上自动化装备业务,都属于公司拓展的继电器之外的新门类业务,并都已进入产业化阶段。公司低压电器领域技术优势突出,在EU市场优势会越来越明显,但电力等第三方影响较大的市场中,渠道能力有待加强:公司的低压电器业务主要在宏发开关设备公司(原宏美电子),公司早期主要定位于北美市场,外资股东占据较大的经营决策权(股东赛特勒公司1998-2010年持股40%左右)。宏美电子业务之前主要为暖通接触器等产品,公司完成全资控股后,产品系列化加快,并加快国内业务拓展。低压电器与继电器的生产制造大部分环节共同性较多,相当一部分客户重叠,也有一定渠道协同性。但在电力等客户最终选择权不是很大的下游,有大量OEM的组装企业(盘柜厂)与设计院等第三方机构,渠道的影响力比较大,公司在该部分市场尚需要加强。对于直接进入客户供应链的EU(EndUser)中高端市场中(以B2B进入大客户供应链的模式),公司的定制、品质等优势非常显著,未来公司也最有希望在这类市场先获得更大突破。高压直流业务将保持快速发展:高压的高压直流业务目前主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军工、高铁等重型装备等行业,单产品价值较高,行业格局较稳定,全球竞争对手为泰科、松下,市场非常集中,下游客户也相对比较集中。公司从2008-2009年开始储备和研发高压直流产品,技术路线上同时布局两类技术(一类灌胶产品,另一类为陶瓷产品);经过多年的研发和迭代,产品性能接近全球企业,性价比与定制能力全球领先。公司客户比较优质,主要为乘用车企业(也有一部分低速车客户),并正在欧洲、美国龙头企业送样测试或合作研发。2015年,公司高压直流产品增速超过300%达到1亿元左右,2016年有望继续翻倍发展。动力系统电气化是长期趋势,高压直流需求会更多:能源利用仍然延续了能量密度更高、更清洁(低碳)的趋势,未来,动力系统的电气化会在各个细分领域更多的涌现。军工的车辆、舰艇等重型装备的电气回路中,高压直流产品的存量需求也比较大。随着未来动力电气化的加快,军工动力系统中的高压直流用量可能会越来越大,并有望超过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市场规模。2.5 盈利能力有望维持在较高水平公司盈利水平的持续提升,有多方面原因。首先是自动化、信息化投入后的劳务效率提升,过去几年,公司在自动化装备与信息化系统方面进行了较大的持续投入,其效果正在逐步体现,过去几年,公司劳务效率、人均产值不断提高。公司近几年薪酬水平持续增长,2011-2015年的5年期间,薪酬福利总支出从5.4亿元提高到10.2亿元,账面支出人均薪酬福利4年增长约91%,至2015年,账面人均薪酬福利税前达8.65万元(由于2015年员工下降主要在下半年完成,因此实际人均薪酬增幅较低一些)。投入有效摊薄,盈利较好的业务发展较快,盈利较好的高压直流等专用领域业务也在快速发展,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同时,汽车、工控等近几年投入较大的业务板块,收入提升后,投入有效摊薄后业务盈利能力回升。公司采用一体化模式,盈利水平本来就会比较高:此外,公司是采用接近垂直一体化的产业模式,资产投入相对较重一些;同时,公司通过收购宏远达代工厂,也提高了盈利水平。公司过去在设备与自动化硬件上的投入、在流程与生产管理上的加强、供应链优化上的持续投入,有望推动企业经营效率爬升到较高的水平,预计未来有能力维持较高的盈利水平(但如果在价格敏感市场进行价格调整,可能收入加速,盈利受影响)。2.6 目前可能正是业绩拐点家电去库存可能接近尾声:家电行业的去库存状态,可能要在1季度已经接近尾声,且地产行业的去库存也在开始兑现,因此,预计公司家电继电器产品有望逐步恢复到正增长。专用“小巨人”继续增长,贡献增大:公司专用小巨人业务占比达50%左右,而电力、汽车等业务仍然在以20-30%的收入增速较快发展,工控业务也在保持高速发展,未来专用业务占比越来越高,贡献也会更明显。新门类业务贡献加大:低压电器业务自由资金投入基地陆续达产,公司在渠道上可能倾斜更多资源,低压电器业务有望恢复到较快的增长。新能源汽车行业持续爆发,公司产品已完成系列化;过去公司重点布局为乘用车市场,后期开始跟进低速车,目前已经完成了相当体量的乘用车客户导入与前期合作;公司产品有较好的性价比,目标市场也比较集中,预计有望快速增长。募投项目陆续达产:公司募投项目有望在2016年下半年完成投产,生产基地与布局更宽松,部分业务产能瓶颈解除。公司去年上半年发展较快,特别是1季度,单季度利润增长达52%,再考虑到以上因素,2015年4季度到目前,可能正是业绩拐点。三、更宽业务面上的业务框架正在构建,公司不仅仅是继电器企业3.1 新门类业务扩张加快长期贡献更大增长的应该是新门类业务:继电器行业规模毕竟有限,全球400-500亿元市场规模,全球占有率的瓶颈可能在17-20%左右。尽管公司的细分领域挖掘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随着这些主要的细分市场都具有较高占有率之后,仍然在太细的市场大手笔投入就会面临投入产出比不断下降的问题。长期来看,未来贡献更大并且投入产出比更高的,应该是公司的新门类业务(继电器领域之外的业务)。新门类业务储备和投入加大:公司过去几年,在传感器、真空泡、连接器等业务上进行了较大的投入与储备。其中,真空泡业务实现小批量销售,产品性价比全面超越国内竞争对手;公司自主开发的免螺丝式工业连接器,开始客户试用;氧传感器完成芯片试制,核心技术、设备、工艺的配套完成一批投入。公司对战略新业务的投入,将为中长期发展奠定基础。3.2 公司不仅是继电器企业,面向更宽业务面的新的业务与管理框架逐步成形公司正在走出继电器领域:伴随公司新门类业务的发展,公司将逐步形成继电器、低压电器与开关、机器人/智能装备、传感器、连接器的更广、更大的产业架构。开始探索解决方案升级:公司过去更多定位在制造,选择具有技术或客户协同的领域,通过提供品质优秀产品的方式获得市场份额。公司要进一步提升效率,在更大的平台上与国际巨头竞争,需要摆脱对制造的依赖,转而进入以相关领域的客户需求为导向,完成向解决方案提供者的转变。公司产品门类与产系列都已经越来越丰富,并已经建立了形成了较优质的客户平台。目前,在营销体系方面进行了一定的变革,通过设立应用解决方案组织,协调相关子公司的设计、营销协同。对应新管理框架开始重构:公司过去很长一个阶段的成功,是建立在细分领域的挖掘基础上的,这个阶段主要管理形式为子公司架构,目前公司已经形成了17家制造业务子公司,以及7家销售服务子公司的业务架构。新产品与新领域的成功,不仅仅是具体到某个产品的成功,更加需要激励与管理机制,研发、销售与服务体制的配套和适应。为支撑新业务的发展和新门类的开拓,公司开始进行管理重构,在原有众多子/孙公司基础上,建立了继电器、电力、低压、汽车、前道等六大事业部体系。事业部制是公司管理和经营机制上的一次大变化,可以发挥各个大业务板块的积极性与灵活性,也有利于实现解决方案导向的客户服务模式。四、并购整合有望加快、海外布局优势有望体现4.1 并购整合有望加快过去整合较慢,与利润规模有限以及股东结构比较复杂有关:公司过去在并购整合方面较保守,一方面因为过去在人才、资源、产业储备不够,另一方面,也与公司比较复杂的股东结构有关。公司在新领域进行整合的内部条件更成熟:随着公司利润规模的扩大,公司也有能力在新领域进行持续投入,特别是2009年之后,公司经营规模上了较大的台阶,上市后完成了还完成了一次再融资。在这一时期,公司加大了高压直流、低压电器等领域的产业化投入。同时,还在传感器、连接器、真空开关、速动开关等关联领域,进行了技术储备或产业化探索;公司在这些领域进行整合的内部条件也更成熟。预计公司外延整合有望有所加快。4.2 公司的全球化优势将逐步体现公司很早开始与国际化企业合作:公司长期与国际大企业合作,2006年之前,公司与松下有合作,且松下较长时间为公司股东;之后,公司先后以子公司合资的方式与德国海拉、美国赛特勒等公司成立合资公司。公司早期与海外企业的合作经历,提升了管理水平,也增强了公司国际化视野。公司海外业务已经实现本土化:公司早期为出口外向型制造,后期开始在美国、德国等成熟市场设立营销公司。经过较长时期的摸索和沉淀,公司的北美、欧洲销售公司,均已经成功实现本地化经营;2015年,公司通过收购美国KG,海外业务力量进一步加强。近几年,公司也在日本、韩国等市场,获得较大进展,公司办事处机构越来越多。未来,公司全球布局的优势,将逐步体现出来。
工控等专用领域的业务保持较快发展,新能源汽车用高压直流、低压电器等新门类业务崛起,形成了新的增长点;目前几个季度,可能就是公
司业绩拐点。公司不仅是继电器企业,更大的业务集群正在构建:公司低压电器、高压直流等新业务快速崛起;同时,传感器、真空开关、机器人
、工业连接器、速动开关等战略业务已开始产业化探索;管理上,公司已经组建六大事业部体系。无论产品、管理还是储备上,公司都已不只是一
个继电器企业。全球化优势将逐步体现,外延布局有望加快:公司长期与国际大企业合作,海外业务已实现本地化,公司的全球化优势将逐步体现
。通过自身储备和探索后,公司进行整合的内部条件更成熟,
预计公司外延有望有所加快。维持“强烈推荐-A”投资评级,业绩超预期,经营态势优秀1.1 季报要点与分析利润表概述:报告期内,公司实现收入11.38亿元,同比增长11.24%,净利润1.34亿元,同比增长17.19%,扣非利润1.32亿元,同比增长24.87%,公司收入与盈利情况均超市场预期。1季度公司综合毛利率提高5.3个百分点,达到40.81%。一方面,公司大量的自动化改造投入后,劳务与生产效率释放,特别是汽车等业务板块;另一方面,公司毛利率更高的新业务,例如新能源汽车用高压直流业务快速增长,使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费用率分析:公司费用率快速提升,报告期内,管理费用率、销售费用率分别提升2.2、1.4个百分点,达到14.2%、5.4%;主要系公司加强新业务与新产品的的资源倾斜,在新业务培育、推广上保持较大投入。其余异常量:报告期内,公司财务费用大幅下降主要系汇兑损益贡献;营业外收入也下降比较明显,主要系去年同期有较大额度的政府补助。报告期,公司所得税增长接近1倍,为公司利润增长以及税费缴纳政策所致。1.2 负债表与现金流分析负债率相关:报告期内,公司负债率30%,较上期有所提高;但带息负债规模大幅增长至8亿元左右,其中短贷达到7.77亿元,较年初5.87亿元、上年同期2.25亿元的规模增幅大,主要系公司部分子公司扩产与周转借款所致。公司现有货币资本与理财的流动资产合计约9亿元,2016年下半年募投的达产可能还需要一定资本投入,但现有资金应该足以维系当前业务板块的周转需要。不过,如果公司出现新的、重大的、且可以开始产业化的业务板块,可能还需要新的资本投入。固定资产变化:报告期内,公司固定资产净额为12.85亿元,较年初略有增长,在建工程4.91亿元,较年初4.22亿元有所增长,主要系募投基地与低压电器基地建设投入影响,预计其中绝大部分将在未来2个季度之内投产并完成转固。其余项:公司报告期内,应收款规模略有增长,应收票据规模略下降,赊销比例同比下降1.3个百分点;出售商品回收现金与收入指数82%,同比提高0.5个百分点。但经营性现金净额下降,主要系公司采购支出增长较多。1.3 经营趋势优秀报告期内,公司在新业务推广上的销售费用开支保持快速增长,销售费用增长52%,管理费用增长32%,研发等长期开支持续增加。公司员工人均薪酬支出仍在增长;自动化改造后,公司员工规模下降,2016年减员近2000人,人均产值、人均薪酬增长较快,预计2016年人均产值还会有提升。公司经营支出仍在增长,根据经验指数修正后的经营性购买开支增长超购40%,综合各经营指标,我们判断公司经营趋势优秀,未来将逐步恢复到较快增长。二、新的增长点正在形成,目前正是拐点期2.1 业务构成分析公司业务结构,可以大致分为四类业务:1)以传统家电下游为主的通用业务,2)以电力、汽车、工控、信号等业务为代表的专用业务,3)低压电器、高压直流为代表的新门类业务,4)传感器、机器人、连接器为代表的储备业务体系。2.2 家电业务调整仍在拉低公司表现,未来影响会降低家电业务拉低表现:2015下半年,家电行业需求下降,叠加元器件去库存,对公司影响较大。2015年上半年,公司通用业务业务略微下降1.4%,考虑到计入通用的工控业务增长,实际家电业务上半年下降可能在5-7%左右,而下半年该业务下降可能达到16-20%,大幅拉低了公司2015年业绩表现。影响会降低:2016年,公司家电继电器业务环比有所好转,但估计同比仍然有下降。伴随房地产行业去库存以及家电龙头企业去库存的结束,公司家电业务有望逐步恢复。由于家电业务在公司收入中占比已下降到40%以下,未来家电业务的波动对公司影响会逐步降低。2.3 专用业务的挖掘仍能推动一个较长时期的发展早期就是通用为主:公司早期的发展,主要是国内外通用产品的成功,通过成本控制与品质管理,公司一度占据通用业务全球份额达到50%左右(出口份额较多)。过去一个时期主要是专用领域挖掘带来的增长:通过通用产品的积累,公司在第二个阶段,加大培育细分领域的专用产品。由于细分领域产品融合和行业特殊和大客户需求,粘性更大,盈利能力也更强公司继电器领域继续推动细分应用挖掘的增长方式,电力、汽车、工控、信号等细分领域业务都在细分领域建立了影响力。专用领域的“小巨人”发展还会持续较长时期:目前,电力、汽车、工控、信号等领域合计的收入占比,已经达到50%左右。其中,电力、汽车都已经成为公司新的业务支柱,业务贡献不断加大。规模稍小一些的工控业务,经过较长时期的产品开发与系列化,也开始快速发展;军工、信号业务也在稳步发展。其余如信号、安全等产品,细分领域壁垒都比较高,目前仍然是外资主导的市场格局,公司这些规模较小的专用业务,空间仍比较大。综合专用子板块的业务体量及公司布局来看,现有专用业务的发展,还能推动公司较长一个时期的增长。早期就是通用为主:公司早期的发展,主要是国内外通用产品的成功,通过成本控制与品质管理,公司一度占据通用业务全球份额达到50%左右(出口份额较多)。过去一个时期主要是专用领域挖掘带来的增长:通过通用产品的积累,公司在第二个阶段,加大培育细分领域的专用产品。由于细分领域产品融合和行业特殊和大客户需求,粘性更大,盈利能力也更强公司继电器领域继续推动细分应用挖掘的增长方式,电力、汽车、工控、信号等细分领域业务都在细分领域建立了影响力。专用领域的“小巨人”发展还会持续较长时期:目前,电力、汽车、工控、信号等领域合计的收入占比,已经达到50%左右。其中,电力、汽车都已经成为公司新的业务支柱,业务贡献不断加大。规模稍小一些的工控业务,经过较长时期的产品开发与系列化,也开始快速发展;军工、信号业务也在稳步发展。其余如信号、安全等产品,细分领域壁垒都比较高,目前仍然是外资主导的市场格局,公司这些规模较小的专用业务,空间仍比较大。综合专用子板块的业务体量及公司布局来看,现有专用业务的发展,还能推动公司较长一个时期的增长。2.4 新门类业务获得突破公司较早开始储备低压电器、高压直流、自动化装备等业务:低压电器不属于继电器,而高压直流产品属性上更接近低压电器,另外加上自动化装备业务,都属于公司拓展的继电器之外的新门类业务,并都已进入产业化阶段。公司低压电器领域技术优势突出,在EU市场优势会越来越明显,但电力等第三方影响较大的市场中,渠道能力有待加强:公司的低压电器业务主要在宏发开关设备公司(原宏美电子),公司早期主要定位于北美市场,外资股东占据较大的经营决策权(股东赛特勒公司1998-2010年持股40%左右)。宏美电子业务之前主要为暖通接触器等产品,公司完成全资控股后,产品系列化加快,并加快国内业务拓展。低压电器与继电器的生产制造大部分环节共同性较多,相当一部分客户重叠,也有一定渠道协同性。但在电力等客户最终选择权不是很大的下游,有大量OEM的组装企业(盘柜厂)与设计院等第三方机构,渠道的影响力比较大,公司在该部分市场尚需要加强。对于直接进入客户供应链的EU(EndUser)中高端市场中(以B2B进入大客户供应链的模式),公司的定制、品质等优势非常显著,未来公司也最有希望在这类市场先获得更大突破。高压直流业务将保持快速发展:高压的高压直流业务目前主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军工、高铁等重型装备等行业,单产品价值较高,行业格局较稳定,全球竞争对手为泰科、松下,市场非常集中,下游客户也相对比较集中。公司从2008-2009年开始储备和研发高压直流产品,技术路线上同时布局两类技术(一类灌胶产品,另一类为陶瓷产品);经过多年的研发和迭代,产品性能接近全球企业,性价比与定制能力全球领先。公司客户比较优质,主要为乘用车企业(也有一部分低速车客户),并正在欧洲、美国龙头企业送样测试或合作研发。2015年,公司高压直流产品增速超过300%达到1亿元左右,2016年有望继续翻倍发展。动力系统电气化是长期趋势,高压直流需求会更多:能源利用仍然延续了能量密度更高、更清洁(低碳)的趋势,未来,动力系统的电气化会在各个细分领域更多的涌现。军工的车辆、舰艇等重型装备的电气回路中,高压直流产品的存量需求也比较大。随着未来动力电气化的加快,军工动力系统中的高压直流用量可能会越来越大,并有望超过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市场规模。2.5 盈利能力有望维持在较高水平公司盈利水平的持续提升,有多方面原因。首先是自动化、信息化投入后的劳务效率提升,过去几年,公司在自动化装备与信息化系统方面进行了较大的持续投入,其效果正在逐步体现,过去几年,公司劳务效率、人均产值不断提高。公司近几年薪酬水平持续增长,2011-2015年的5年期间,薪酬福利总支出从5.4亿元提高到10.2亿元,账面支出人均薪酬福利4年增长约91%,至2015年,账面人均薪酬福利税前达8.65万元(由于2015年员工下降主要在下半年完成,因此实际人均薪酬增幅较低一些)。投入有效摊薄,盈利较好的业务发展较快,盈利较好的高压直流等专用领域业务也在快速发展,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同时,汽车、工控等近几年投入较大的业务板块,收入提升后,投入有效摊薄后业务盈利能力回升。公司采用一体化模式,盈利水平本来就会比较高:此外,公司是采用接近垂直一体化的产业模式,资产投入相对较重一些;同时,公司通过收购宏远达代工厂,也提高了盈利水平。公司过去在设备与自动化硬件上的投入、在流程与生产管理上的加强、供应链优化上的持续投入,有望推动企业经营效率爬升到较高的水平,预计未来有能力维持较高的盈利水平(但如果在价格敏感市场进行价格调整,可能收入加速,盈利受影响)。2.6 目前可能正是业绩拐点家电去库存可能接近尾声:家电行业的去库存状态,可能要在1季度已经接近尾声,且地产行业的去库存也在开始兑现,因此,预计公司家电继电器产品有望逐步恢复到正增长。专用“小巨人”继续增长,贡献增大:公司专用小巨人业务占比达50%左右,而电力、汽车等业务仍然在以20-30%的收入增速较快发展,工控业务也在保持高速发展,未来专用业务占比越来越高,贡献也会更明显。新门类业务贡献加大:低压电器业务自由资金投入基地陆续达产,公司在渠道上可能倾斜更多资源,低压电器业务有望恢复到较快的增长。新能源汽车行业持续爆发,公司产品已完成系列化;过去公司重点布局为乘用车市场,后期开始跟进低速车,目前已经完成了相当体量的乘用车客户导入与前期合作;公司产品有较好的性价比,目标市场也比较集中,预计有望快速增长。募投项目陆续达产:公司募投项目有望在2016年下半年完成投产,生产基地与布局更宽松,部分业务产能瓶颈解除。公司去年上半年发展较快,特别是1季度,单季度利润增长达52%,再考虑到以上因素,2015年4季度到目前,可能正是业绩拐点。三、更宽业务面上的业务框架正在构建,公司不仅仅是继电器企业3.1 新门类业务扩张加快长期贡献更大增长的应该是新门类业务:继电器行业规模毕竟有限,全球400-500亿元市场规模,全球占有率的瓶颈可能在17-20%左右。尽管公司的细分领域挖掘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随着这些主要的细分市场都具有较高占有率之后,仍然在太细的市场大手笔投入就会面临投入产出比不断下降的问题。长期来看,未来贡献更大并且投入产出比更高的,应该是公司的新门类业务(继电器领域之外的业务)。新门类业务储备和投入加大:公司过去几年,在传感器、真空泡、连接器等业务上进行了较大的投入与储备。其中,真空泡业务实现小批量销售,产品性价比全面超越国内竞争对手;公司自主开发的免螺丝式工业连接器,开始客户试用;氧传感器完成芯片试制,核心技术、设备、工艺的配套完成一批投入。公司对战略新业务的投入,将为中长期发展奠定基础。3.2 公司不仅是继电器企业,面向更宽业务面的新的业务与管理框架逐步成形公司正在走出继电器领域:伴随公司新门类业务的发展,公司将逐步形成继电器、低压电器与开关、机器人/智能装备、传感器、连接器的更广、更大的产业架构。开始探索解决方案升级:公司过去更多定位在制造,选择具有技术或客户协同的领域,通过提供品质优秀产品的方式获得市场份额。公司要进一步提升效率,在更大的平台上与国际巨头竞争,需要摆脱对制造的依赖,转而进入以相关领域的客户需求为导向,完成向解决方案提供者的转变。公司产品门类与产系列都已经越来越丰富,并已经建立了形成了较优质的客户平台。目前,在营销体系方面进行了一定的变革,通过设立应用解决方案组织,协调相关子公司的设计、营销协同。对应新管理框架开始重构:公司过去很长一个阶段的成功,是建立在细分领域的挖掘基础上的,这个阶段主要管理形式为子公司架构,目前公司已经形成了17家制造业务子公司,以及7家销售服务子公司的业务架构。新产品与新领域的成功,不仅仅是具体到某个产品的成功,更加需要激励与管理机制,研发、销售与服务体制的配套和适应。为支撑新业务的发展和新门类的开拓,公司开始进行管理重构,在原有众多子/孙公司基础上,建立了继电器、电力、低压、汽车、前道等六大事业部体系。事业部制是公司管理和经营机制上的一次大变化,可以发挥各个大业务板块的积极性与灵活性,也有利于实现解决方案导向的客户服务模式。四、并购整合有望加快、海外布局优势有望体现4.1 并购整合有望加快过去整合较慢,与利润规模有限以及股东结构比较复杂有关:公司过去在并购整合方面较保守,一方面因为过去在人才、资源、产业储备不够,另一方面,也与公司比较复杂的股东结构有关。公司在新领域进行整合的内部条件更成熟:随着公司利润规模的扩大,公司也有能力在新领域进行持续投入,特别是2009年之后,公司经营规模上了较大的台阶,上市后完成了还完成了一次再融资。在这一时期,公司加大了高压直流、低压电器等领域的产业化投入。同时,还在传感器、连接器、真空开关、速动开关等关联领域,进行了技术储备或产业化探索;公司在这些领域进行整合的内部条件也更成熟。预计公司外延整合有望有所加快。4.2 公司的全球化优势将逐步体现公司很早开始与国际化企业合作:公司长期与国际大企业合作,2006年之前,公司与松下有合作,且松下较长时间为公司股东;之后,公司先后以子公司合资的方式与德国海拉、美国赛特勒等公司成立合资公司。公司早期与海外企业的合作经历,提升了管理水平,也增强了公司国际化视野。公司海外业务已经实现本土化:公司早期为出口外向型制造,后期开始在美国、德国等成熟市场设立营销公司。经过较长时期的摸索和沉淀,公司的北美、欧洲销售公司,均已经成功实现本地化经营;2015年,公司通过收购美国KG,海外业务力量进一步加强。近几年,公司也在日本、韩国等市场,获得较大进展,公司办事处机构越来越多。未来,公司全球布局的优势,将逐步体现出来。